处理边境争端 中国应如何制定“交战规则”?
交战规则(Rules of Engagement)是西方军队使用的一个军事概念,它是指适用于武装部队(包括个人)的用以明确使用武力的情景、条件、程度和方式的内部规则和指令,核心是交战规则提供了使用武力或其他军事能力的授权。不同类型的作战行动和不同层级的部队都会有不同的交战规则,交战规则的制定通常会综合考虑政策、法律、战术要求等不同要素,比如军队参加战争行动和非战争行动其作战规则相差会很大。
具体到中印边境地区,给一线边境部队的交战规则当然需要考虑中印双边关系、中方对外政策以及双边协议等国际法和国内法等不同因素,但不能把过多的战略层面的考量交由承担维护国家领土主权这一主要战术任务的一线官兵实施,不能把战略层面的指导意见机械地落实到一线部队的交战规则当中。
哪些属于战略层面的考虑呢?按照中方传统文化思维习惯和中印之间达成的共识,维护中印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维护中印关系大局,为两国高层会晤营造良好氛围,在国内有重大政治议程时维护安全稳定,这些都是战略层面通常予以考虑的。如何把这些战略层面的指导意见妥善地落实到边防部队的交战规则中去,既保证落实这些意见又不使过多的战略考虑束缚一线部队的手脚,让一线部队的交战规则简单明了,足以满足一线官兵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安全的需要,是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
笔者认为,从目前公开的报道,特别是一些中印边境部队对峙的视频画面看,目前在统筹战略指导与战术规则方面,我方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这些模糊认识直接导致边防部队的交火规则太过克制。
第一,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应当容许必要的战术层面擦枪走火或小规模边境冲突,这两者之间不存在水火不容的矛盾。一般情况而言,边防部队为维护领土主权安全产生的擦枪走火或小规模武装冲突不至于导致大的全面武装冲突,因为双方都知道这是一线层面的战术行动。从一定意义上讲,允许存在这样的低烈度武装冲突可以防止大规模武装冲突的爆发,形成一定的缓冲地带。
第二,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开第一枪”是战略层面的要求,它主要是指战略层面中国不主动挑起战争,从而在战略意图层面防止误判和增强互信,但这样的战略要求不应妨碍边防部队在战术层面行使自卫权而使用武力,不能让这样的战略要求成为一线官兵维护领土主权和边防安全的束缚。特别是对于明显的越界等破坏国家领土完整和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的行为,应当给予一线部队自卫使用武力的充分授权。
第三,不应把边防部队的正常巡逻维权活动和国家政治外交议程直接挂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思维,一般在高层互访或重大多边活动的情况下,相关国家应当在争议领域保持克制或缓和,为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但这种考虑不能绝对化。比如印度的做法就恰恰相反,近年来多次选择在中印领导人互访时机炒作中印边境事件。此外,不排除印方刻意利用我方国际国内重大政治外交议程时机捞取实际好处,因为印度知道中国有配合重大政治外交议程特别强调安全稳定的传统,对这样的时机加以利用似乎已经成为印度等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相处之道。因此,我方自己不应把正常的例行边境维权与政治外交议程做不必要的挂钩,给外方利用中外心理文化差异捞取好处以可乘之机。
只有辩证理解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和“不开第一枪”的关系,才能形成一套真正符合一线部队边境斗争实际需要的简单管用的强势交战规则,才能充分发挥一线部队维护领土主权的自主性、灵活性和积极性,才能第一时间给予敌方威慑和震慑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交战规则的问题不只出现在中印方向,在如何使一线部队更好地执行交战规则方面,我方是有深刻历史经验和教训的。从经验方面说,海军部队在1988年“3·14海战(赤瓜礁海战)”中对交战规则的执行是灵活和坚决的,这一战填补了中国对南沙群岛实际控制的空白,使中国在南海真正有了战略支撑点。需要吸取教训的例子也有,比如1999年菲律宾军舰在中国南沙仁爱礁坐滩,2000年下半年开始韩国在中国苏岩礁建立大型综合科考平台,2001年中美撞击事件后,受伤美方军机顺利备降中国海南陵水机场,这些事件与中方一线部队不能第一时间执行强有力的交战规则有直接关系,如果中方第一时间就采取有效军事应对措施,外方的这些图谋就不会得逞。这次印度入侵中国领土同样如此,如果中方一线部队在第一时间就能根据强有力的交战规则对印方入侵部队采取坚决有效的应对措施,也就不会出现目前的对峙僵局。
作者:王义岩 武汉大学国际公法方向博士研究生
订阅微信号“直播港澳台”,把脉国际时事。
iPadPro2021有哪些颜色选择-有哪些配色
好玩的玄幻手游下载哪个 2024经典的玄幻手游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