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本没有狮子,为何却有“狮”字?古人造字思维令人叹服
自然界中既有以智慧繁衍生命的种族,也有以武力维系生命的动物,前者的代表是人类,而后者的代表就是狮子老虎等大型动物。但是我国并不是狮子的原产国,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都没见过狮子,但是却有“狮子”这个词。那么“狮子”的狮到底是怎么来的?古人的造字思维究竟有多巧妙。
中国人第一次见到狮子是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得知狮子的存在。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张骞出使西域后,曾经带回来一头狮子,除了狮子之外还有鸵鸟孔雀等珍奇异兽。汉武帝对这些奇怪的动物非常感兴趣,因此他专门制作了一个“动物园”,用来饲养这些动物。
狮子虽然号称百兽之王,并且威风凛凛,但是在汉武帝的眼中却非常丑陋。因为狮子身上的毛发很短,鬃毛却很长,这很不符合当时审美。于是汉武帝准备处死这只雄狮,于是他下令将狮子放入老虎的笼子中,准备让老虎吃掉狮子。
结果狮子不仅干掉了老虎,还让其他动物都怕地瑟瑟发抖不敢动弹。这时汉武帝才正眼看这只动物,于是他向官员问道:“这只异兽叫什么?”当时狮子在中国没有名字,甚至连“狮”这个字都没有,因此官员一时也答不上来。
好在他灵机一动,给狮子取了个名字就叫“师子”。因为在波斯语中狮子叫“Shir”,与汉字中的“师”相近,官员便把“师”和“子”连在一起。从此狮子就有了自己的中文名——师子。
展开全文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狮子不过只是一个动物,而“师”在汉字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用来形容一个动物非常不妥。于是后人们在“师”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反犬旁,创造了一个新的汉字“狮”,专门用来形容狮子。
虽然我国不是狮子的原产地,但是我国却也有着浓厚的狮文化,比如著名的舞狮、雕刻中的石狮子等等。只不过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舞狮和石狮子都和现实中的狮子相差甚远,这又是为什么?
这就不得不提起我国另外一种传奇动物——狻猊,狻猊是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他喜欢烟雾,爱坐在地上,关键是他长得很像狮子。古籍《尔雅》记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而郭璞给它的注释更直观:“即狮子也,出西域。”
也就是说,在狮子出现之前,狻猊只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到了西汉时期狮子传入中国,人们惊讶的发现,这个动物和传说中的狻猊非常相似,于是一部分人直接把狮子当成了狻猊。不过依旧有一部分人认为,狮子是狮子,狻猊是狻猊,不可混为一谈,因此也就特意创造了一个新汉字“狮”。
至于“狮”字的出现,体现了我国汉字造字的特点,具有象形、声音和辞义于一体,“师”源自于波斯语中的狮子“Shir”,而反犬旁则代表其动物的本质,既有辞义又有声音。事实上这就是汉字的魅力,类似于“狮”的汉字很多,比如“她”就是民国时期著名语言学家刘半农创造的,在我国的古籍中一般都用“他”来代指男女第三人称,并没“她”。
但是随着近代化思想的启蒙,刘半农认为要将男女分开使用,就像英文中的“she”和“he”一样。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女性却并不买账,甚至还说刘半农歧视女性,质疑他特意创造一个汉字是别有用心,为此还把刘半农骂了半个世纪,直到后来“她”成为广泛应用的汉字时女性才罢休。
由此可见汉字确实是最神奇的一种文字,它不仅有最悠久的历史,也充满着趣味性,其独特的造字四位更是令人惊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去不了健身房?请收下这篇居家健身攻略
Windows 10轻松上手:标点符号输入全攻略,告别输入难题!